天目连线微纳星空丨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千

白癜风食谱 http://m.39.net/pf/a_4777449.html

天目连线微纳星空丨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千亿产业蓝海待发掘

记者丨曾杨希

排版丨MinoSpace

互联网的触手终于伸到了太空。

近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例行在线新闻发布会,首次明确新型基础设施的范围,卫星互联网被纳入通信网络基础设施范畴。

对不少人而言,卫星互联网的概念似乎有些陌生,不过相较于现存的地面移动通信方式,卫星互联网具备覆盖范围更广、传输速度快等优点。

虽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WiFi、5G等通信方式无法被代替,但只有借助卫星构建通讯网络,才能实现山川湖海的全球通信的“终极覆盖”。

卫星互联网有何特点?纳入基建将对哪些产业带来机遇?卫星互联网何时才能飞入寻常间?记者采访了北京微纳星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恩宇和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教授、副院长金仲和。

从“铱星”到“星链”

国外巨头纷纷入场

“卫星互联网其实并不难理解。我们目前的网络都是通过地面基站实现,卫星互联网则是以卫星作为‘空中基站’传输数据和信息,为地面用户提供互联网服务。”高恩宇说。

若要追溯,早在年,人类就通过“铱星系统”实现卫星语音通话。

“铱星系统”是第一代依靠低轨卫星星座支撑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它以美国铱星公司于和年发射的66颗人造卫星为基础搭建。通过这个系统,人类可在地球上任何地方使用卫星手机拨出和接收电话。

但由于技术难度、运营成本、经营管理等原因,年铱星公司就宣布破产了。

随着技术发展,近年来,不少高科技公司推出卫星互联网计划。年起,野心勃勃的SpaceX开始行动,创始人马斯克提出了向太空发射1.2万颗卫星的“星链计划”,组建网络为全球提供互联网宽带服务。后来又提出增发3万颗星链卫星,形成4.2万颗通信卫星组网。

这一看似“疯狂”的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卫星互联网建设热潮,吸引众多科技巨头布局。截至目前,国际范围内,微软、亚马逊、日本软银、波音、空客、以及美国NASA等都已加入卫星互联网产业建设。

在高恩宇看来,技术的进步和数据连接需求的增长是吸引科技巨头们入场的重要原因,“卫星互联网具有地面基站通信无法比拟的优势,国家和市场都有很大的需求,很多商业因此看准时机,投入资本。”

在众多的卫星互联网计划中,“星链计划”进展最为迅速。目前,“星链”卫星在轨数量已达到了余颗,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30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