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的朋友寄给了我几本书,昨天混着双十一购买的物品一起被送到。其中一本她说那是她的私爱,但并未提前告知我它的名字。今天,我一气呵成读完了她推荐给我的这本书——《可是我偏偏不喜欢》,作者吴晓乐文字轻盈而精准,很多描述异常戳人,劲道十足,我得承认,这本书很难不让人喜欢。
从《可是我偏偏不喜欢》中,我们透过作者去可以审视(追忆)自己的过往,包括青春期的叛逆、对父母的挑衅,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或许能够重拾被时间侵蚀的记忆,或许还能够获得经历以及智慧所带来的治愈,缝合一直以来被刻意忽视而未曾愈合的伤口。
这本书收录的是吴晓乐的随笔,其中我最喜欢的有三篇:《铂铱男孩》《等待父亲》以及《恋物记》。
第一篇讲述的是关于初恋的故事,对于作者将初恋称之为铂铱男孩这个比喻,感觉十分新奇,但又再合理不过,恰如书中所言:“我十分相信,我们付出情感的对象,将深远地影响到我们对于整个世界的衡量与判准,像是如今被储藏在法国巴黎近郊的铂铱公斤原器,此后不管我们再遇见谁,心底都默默有数。许多人的心中,藏有这么一枚铂铱公斤原器,我们以此为准,衡量朝我们迎面走来的人。相遇之后,我们感情上的眷恋都有了准据,彻底丧失了启蒙前,不知轻重地爱着谁的权利。”
关于《等待父亲》这一篇章,我想我的感动脱离不开我本身的际遇和家庭背景,对于父亲,我同作者一样都曾以一个控诉者的立场去批判过曾让我们失望的父亲。而作者那句“让一个你也爱的人如此伤心,你怎么可能随之轻盈?”再同意不过。回首过去让父亲陷于难堪境地的自己,其实现在想起也是难受的。
《恋物记》是关于宠物的文章,它们的存在满足了我们对于“可不可以不要跟我说话,又留在我身边?”的“无礼”诉求,当我们把情感投射到这些小精灵身上时,宠物早已非玩物,而是同家人无异般的存在。这也是这本书让我落泪最多的一篇。
爱极《可是我偏偏不喜欢》这本书的文字,用词让人眼前一亮,文字的排列颇有节奏,是有音乐感的文字无疑。
以下是文章的摘录:
1.一个人能站起来,不只是一个人的起来,尤其女人。行路有伴当然好,但最好的,终究是能站直来走,不必人扶。爱牵谁牵谁,不想牵的时候,任止任行,远近高低、热闹寂寞全由自己。想自由自在,首要条件是自己得在,无论别人如何不给不许,自己偏偏得在。
2.艺术多脱胎自两种心情:觉得太痛了与太美了。电影《大话西游》中,观世音告知至尊宝:“你还没有变成孙悟空,是因为还没遇上给你三颗痣的人。”有些人之所以能亲近艺术,无非是因为他们太苍白脆弱,太容易给谁在生命上熏了三枚血点,只能不得不或书写,或描绘涂画,或雕刻,或歌舞,或拨弦鸣击。你第一次那样鲜艳地觉察到,这世俗之人,有一些志业恰好专属于那些——心如同感光纸的人。
3.懂事,贴心,把别人的为难化成自己的为难,女儿们擅长这么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也期待自己的女儿们模仿她们这么做。
4.自那回起,我变得相当尊重自己的月事,部分是不想再挨针,部分是我终究经验到,当我厌恶着自己这规律地滴出鲜血的身体时,我的身体也以等量齐观的恶意回敬着我。
5.很多人问过,为什么关于女性的文字,不问新旧,老反复出现三个字:爱自己。难道女人真的如此不经事,连最基础的自己都爱不好吗?是的。实情是,相较于爱,我们对于这身份,更常练习的情绪是厌恶。
6.爱自己,若听来太深又太浅,不如抽换成另一套说辞:不应有恨。
7.我们热衷于找出生活圈里的婊子,好证实自己不是,以为这样的输诚可以得到爱吧,偶尔或许有,但多数时候我们一无所获。社会将女人分而治之。久而久之我们也误信,如果自己跟其他女孩同时落于深水,欲想多吸一口气,就得先把对方给压进池水,好凭借其低而自己亭亭挺举,换来几平方厘米的新鲜空气。没有她的沉沦,何来你的青莲。没有她的不安于室,哪来你的宜室宜家。
8.我十分相信,我们付出情感的对象,将深远地影响到我们对于整个世界的衡量与判准,像是如今被储藏在法国巴黎近郊的铂铱公斤原器,此后不管我们再遇见谁,心底都默默有数。许多人的心中,藏有这么一枚铂铱公斤原器,我们以此为准,衡量朝我们迎面走来的人。相遇之后,我们感情上的眷恋都有了准据,彻底丧失了启蒙前,不知轻重地爱着谁的权利。
9.偏偏出了社会后的感情尤其复杂,有时交换的不仅是爱,也有彼此对未来的规划。
10.人之所以到了一定的年纪以后不信童话,很可能不是因为认识了现实,而是出自截然相反的原因:我们认识了童话,比现实更残忍,而我们曾掉以轻心,以为其无邪。
11.很多人错把婚礼与婚姻解为相近词,以为自己向往的是婚姻,实则是婚礼。婚礼是门阖之前,是光天化日下相互承诺,是爱;婚姻是门阖之后,是密室里承诺的总检讨,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12.不想结婚的人们,应值得一次鼓励,他们对自己诚实,诚实地说,目前并无把握负担谁的逆境、贫穷、疾病与哀愁。在天灾满布地现世中,他们调节着人祸地比例。而分离的恋人们,也该享有一次修成正果的掌声。他们也修成了正果。这颗正果,拥有自己的形状与香气。
13.圣母的存在,是为了让人崇拜或耍赖,不是为了相爱。很多人错读了使用说明书,以为自己在火车站等久一些,高铁就会来。
14.让一个你也爱的人如此伤心,你怎么可能随之轻盈?
15.人与人之间,一旦被放在天平上,就很难相互友善了,他们会忆得彼此的相异,而不是他们共同走过了这么多岁月。
16.我们在描绘爱心时,倾向把爱心绘制成一封闭的曲线,以为爱是饱满、完整的。可是爱,时常关乎练习。练习坦承,练习掩藏。练习在乎,练习渐渐不在乎。练习紧紧抓牢,练习悄悄放掉。在爱里的人,很难没有问过一个问题:我得舍弃多少的自我,才能完善这份爱。
17.我后来跟人约会,格外看重一件事:在此人面前,我能否无忧无虑地吃饮。学到教训的我,相当明白,这即将影射出我在日后的岁月里,能否享用一份容易的爱。
18.他不晓得明天在哪儿,但他很清楚自己的今日落于何方。反观我们,病态地追逐日子。庸庸碌碌到最后,竟连一句“可是我偏不喜欢”的余裕,都得在暗室,趁着四方哑然,偷偷地练习:是的,我知道,我都明白,哎呀,你说的那些,进修、考公职、存头期款,增加竞争压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19.偶尔(但比我们以为的更常发生),理解本身反而遂行了伤害,生活中多数的疼痛都来自那些明白了我们的人。跟他相处越久,我越能摸索出,多年以来,我始终等待着一种礼物:可不可以不要跟我说话,又留在我身边?
20.我低估了道歉者这举止,对于受伤人而言,是不容省略的仪式。道歉是,让对方感受到,自己承受过的痛苦,也有被严肃以待的资格。道歉是,把你从别人身上掠取走的物品、情感或尊严,谨慎地交还给对方,因为那本来就属于他们。道歉是,你请求原谅,对方不一定会原谅你,但若对方认识到他有原谅与不原谅你地选择,他生活地所有层面,将比一开始好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