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十四物质构

北京正规皮炎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9133958.html

中考复习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十四:物质构成的奥秘参考答案

考点一:原子的结构

1.

A。本题考查原子的内部结构。氧气由氧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故选A。

2.

A。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故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须相同,分析题给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①②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A正确。

3.

B。由题意知,两粒子的电子数相同,但质子数不同,那么两种粒子中至少有一种不是电中性的;A中原子、C中分子均不显电性,故A、C都不符合题意;D中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一定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故D不正确。B中,不同元素的质子数一定不相等,电子数可以相同,如钠离子和镁离子等。

4.

(1)原子离子(2)①10②阴离子O2-

(3)氯化氢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

(1)金属是由原子构成的,CuSO4是由Cu2+和SO42-构成的;(2)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a=2+8=10;当a=8时,质子数比电子数少2个,该粒子带负电,属于阴离子,符号为O2-;(3)因为分子是在不停运动着的,所以走进实验室就能闻到HCl的气味。

5.

(1)11(2)①从锂到铷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或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多,从上到下第一层电子数都是2,从上到下核电荷数依次增加;从上到下电子数依次增加,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②从上到下沸点逐渐降低(或从上到下熔点逐渐降低)

③从上到下与水反应的程度越来越剧烈(或从上到下金属的活动性依次增强,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因X是钠原子核中的质子数,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据其原子结构示意图,计算出核外电子数即得出X值;(2)①比较四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或电子层数等方面找其相同点或变化规律;②可以从四种元素形成的单质的熔点、沸点的变化趋势找其规律性;③可以从四种单质与冷水反应的难易程度来确定其化学性质的活泼性。

6.

(1)17核电荷数(或质子数)不同(2)氯(或Cl)A

(1)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是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决定原子的种类。

(2)钠和氯气生成氯化钠的反应中,钠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氯原子最外层7个电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都达到稳定结构。

考点二:物质的构成

1.

D。NaCl是由Na+与Cl-构成的;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着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2.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气体受热,分子运动速率加快,间隔变大造成的,并非分子本身受热膨胀。

3.

(1)水全变红了分子在不断运动

(2)液面到了刻度线以下分子间有间隔便于观察液面的变化

(1)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着的,所以很快仪器A中的水就都变红了;(2)分子之间有间隔,当向A中加酒精并摇匀,混合后的体积小于酒精和水的体积之和,所以液面在刻度线以下,之所以采用细颈部的容器,是因为这样液面变化明显,便于观察。

4.

(1)NH3+HCl====NH4Cl

每个氨分子由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构成(合理答案均可)

(2)由于反应物为气体,生成物为固体,使得瓶内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变小

(3)氮碱性物质(合理答案均可)

(1)由题中信息可知,反应是氨气与氯化氢生成氯化铵;由微观模拟图分析得结论时,可以从化学反应的本质角度得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或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分子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也可以从某一分子的构成的角度得出:每个氨分子是由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构成的(或氯化氢分子的构成)等,合理答案均可;(2)因反应前,氯化氢和氨气都是气体,而生成的氯化铵是固体,气体的体积要大于固体,因而反应后体积变小,内部气压变小,大气压强把塑料瓶压瘪;(3)因氯化铵中含有氮元素,因而是氮肥,且属于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气,造成氮的肥效流失,因而此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考点三:元素

1.

C。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这里的碘是指碘元素。

2.

A。由图示信息知碘元素的核电荷数为53,而碘-和图示中的碘都是碘元素,因而属于同种元素,只是两者的核内中子数不同,属于不同的碘原子,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故其中子数为-53=78。由碘元素的元素名称“碘”可知,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3.

C。铱元素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77,铱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77;由铱元素的名称带有“钅”可知铱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4.

(1)He(2)N2(3)Al(4)

氩气是稀有气体,其化学式用氩元素符号Ar来表示;占空气体积78%的气体是氮气,氮气是由氮气分子构成的,因此保持氮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氮气分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因而一个铝离子带有三个单位的正电荷,即Al3+;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其中氧元素为-2价,由此可知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即。

5.

(1)错误正(2)②H2O2Cl-MgO

(1)结合对原子的认识可知,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因而不是一实心球体,也不是“嵌着葡萄干的面包”,因而题中的观点是错误的;(2)阳离子是指带有正电荷的原子,其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分析三种粒子的结构可知,只有②符合这一特点;在书写符合条件的化学式时,可以联系所学的有关物质的化学式,选用表中元素完成,如H2O2;据镁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来书写其化学式为MgO。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9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