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能力提升230创新再认识

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http://www.xxzywj.com/m/

作者:嵇国光管理视界

摘要:韦尔奇认为:“可持续竞争的唯一优势来自于超越竞争对手的创新能力”。在微利时代企业每一轮发展都是依托创新。不在微利中死亡,就在创新中爆发。企业创新,无论“硬件”和“软件”,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发明不等于创新,创新是一种商业行为,必须为客户和企业带来新的商业价值。

1、企业每一轮发展都是依托创新

韦尔奇认为:“可持续竞争的惟一优势来自于超越竞争对手的创新能力。”

任何时代,企业每一轮发展都是依托创新,创新和企业增长见图1所示。

3M公司是世界上创新最为成功的企业,其年营业收入30%来自于创新,它每天允许员工有1个小时自由活动时间,用于创新。即时贴就是员工利用这样的创新时间发明的。3M已有百年历史,至今仍然活力四射。3M:认为创新=新思想+能够带来改进或创造利润的行动。只有促进业绩增长,提升盈利能力的创新,才是有效的创新。

2、创新的类别

企业创新就像蝴蝶的翅膀(见图2所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技术创新,属于“硬件”的创新;一个是管理创新,属于“软件”的创新。

技术层面的创新主要是通过不断的技术进步,提供有竞争优势的产品或服务。要求企业在研发、生产、物流、市场、服务、资本等方面整合优势资源,不断创新,从而使公司的产品或服务能取得差异化优势,无论是品质领先、性能领先、价格/成本领先、渠道/客户领先或者服务领先。

管理创新主要是通过将新的管理方法、新的管理手段、新的管理模式引入企业管理系统,以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创新活动。管理创新主要体现在企业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上。管理创新属于“企业”软件方面的变革,主要包括组织、流程、人力资源、激励、文化等方面的系统改善。

企业创新,无论“硬件”和“软件”,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很多企业往往只注重技术层面的创新,而忽视了管理方面的创新,创新主要体现在“点”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创新的效果也大打折扣。“软件”方面的创新往往看不到、摸不着,见效也慢,很多企业不愿意搞,也不会搞,这也是中国企业创新体系不健全的主要原因。

企业创新带来的效果是客户价值、公司价值的最大化,从而企业的社会价值、员工价值得到了实现。

3、领导力,企业创新的发动机

企业创新体系建设是一个大话题,但细观各创新领先企业的经历,不难发现,企业创新与领导力有很大的关系。没有郭士纳,不知道IBM这头大象是不是还会跳舞?没有韦尔奇“精干而灵活”领导通用电气革命,不知道GE是否有今天?没有了李健熙,不知道三星还能否建立起令人羡慕的品牌?没有一个能力超群、个性突出的管理者,企业可能就没有领导力。领导力强的企业,企业创新能力就强,企业战略目标就能落地。所以,领导力是企业创新体系的“脊梁”。

领导力就是带领其他人走到他们从未走过的地方的能力。这个定义,强调了两个理念:一是要带领团队,二是面向未来,走到没有走过的地方。可见,领导力意味着不断创新。

创新和改革离不开一个坚强的领导,但只有一个管理者是不行的,改革和创新的成功实际上是管理者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带动其他人共同改变而成功的。这种带领团队不断创新的影响力就是领导力。

企业创新和领导力形成轨迹是同步的,有什么样的领导力就有什么样的创新理念和行为。企业创新体系包含系统的内容,领导力又与企业创新如此关联,所以,从领导推动到企业文化建设,都与企业创新长效机制的建立密切相关。

4、创新三要素

我们不想在这里为创新下一个定义,但是我们认为:任何创新都必须同时具备三要素,缺一不可,即:

要素之一:有实质性的突破,这叫“创”;要素之二:过去未曾有过、新生的,这叫“新”;要素之三:能为客户、企业乃至社会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这就是创新的本质。

为此,我们要提出三个问题,请各位看官回答:

第一个问题:创新是一种商业行为还是一种技术行为?

创新是一种商业行为!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行为。

第二个问题:发明是创新吗?研究开发是创新吗?

发明不一定是创新,研究开发也不一定是创新,企业除了满足前两个要素外,还必须同时满足第三个要素。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认为:“创新的成功不取决于它的新颖度、科学内涵和灵巧性,而取决于它在市场上的成功”。

第三个问题:创新一定和高科技联系在一起吗?

不一定。如集装箱创新,没有太大的高科技含量,但它重新定义了远洋运输,改变了远洋货运走向没落的命运,造就了像李嘉诚那样的一代富豪!

5、创新再认识

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说:“创新是否成功不在于是否新颖、巧妙或具有科学内涵,而在于是否能够赢得市场。”

因此,企业创新通常是以市场驱动的,是为了赢得市场进行的。离开市场的创新注定要失败。怎么赢得市场?德鲁克说:“千万不要忘记,创新就是为顾客创造新的价值。”

5.1应防止过快创新和过早创新

创新是一种商业行为,决不是单纯的技术行为,决定创新成败的标准是其市场表现。发明不是创新,它只是创新的一个部分。研究开发也只是创新过程的一个环节或部分。创新和高科技也不一定有必然的联系,有不少创新,实际上根本没有技术上的变化。比如,IBM公司推出的个人计算机。像保险这类社会制度创新,所产生的影响有时远远大于技术创新的影响。大多数创新都是战略问题.

创新既然是一种市场行为,就有一个市场是否需要的问题,市场是否接纳的问题。

过快创新是单纯追求技术推出速度而脱离市场节奏的一类创新。不给创新成果一段相对稳定的应用过程,总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更新换代,虽然满足了技术人员的创造欲望,但造成创新的不经济。日本的汽车企业在20世纪8O年代,就品尝过汽车换型过快(平均5—4年)、研发投入过多的教训,尽管赢得了局部竞争的胜利,但给企业背上了较重的财务包袱。相比而言,英特尔公司有节奏地推出新产品的策略,就是对创新进行有效管理的成功案例。从到,又从奔1到奔4,表面看来是按照摩尔定律进行的技术创新、产品换代,实质是对市场节奏的巧妙把握,对游戏规则的灵活掌控。企业应该以市场为导向而不能以技术为导向。创新是为客户服务的,而不是给客户找麻烦的。

不仅是技术,管理创新也会产生过快的问题。华为公司针对性地提出“先僵化,再优化,后固化”的思路,就是为了尽量避免管理学习过程中过快创新可能带来的问题。

5.2应防止过早创新

企业存在的理由是满足客户需求,但更高调和更激进的企业往往提出要“创造客户需求”。尽管俗话讲买的不如卖的精,但是这种假定自己比客户聪明的想法亦有问题。比如,过于超前的技术或产品创新主要是为少数超前客户服务的,以致于短期内无法形成有效的、有规模的市场,美国铱星系统公司的失败即是典型案例(铱星系统开创了全球个人通信的新时代,被认为是现代通信的一个里程碑,使人类在地球上任何“能见到的地方”都可以相互联络。其最大特点就是通信终端手持化,个人通信全球化,实现了5个“任何”(5W),即任何人(Whoever)在任何地点(Wherever)、任何时间(Whenever)与任何人(Whomever)采取任何方式(Whatever)进行通信。如此高的“科技含量”好景不长,价格不菲的”铱星”通信在市场上遭受到了冷遇,用户最多时才5.5万,而据估算它必须发展到50万用户才能盈利。由于巨大的研发费用和系统建设费用,铱星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整个铱星系统耗资达50多亿美元,每年光系统的维护费就要几亿美元。除了摩托罗拉等公司提供的投资和发行股票筹集的资金外,铱星公司还举借了约30亿美元的债务,每月光是债务利息就达多万美元。从一开始,铱星公司就没有喘过气来,一直在与银行和债券持有人等组成的债权方集团进行债务重组的谈判,但双方最终未能达成一致。债权方集团于年8月13日向纽约联邦法院提出了迫使铱星公司破产改组的申请;加上无力支付两天后到期的万美元的债券利息,铱星公司被迫于同一天申请破产保护。年3月18日,铱星背负40多亿美元债务正式破产。)。跟不上客户需求是问题,超越了客户需求同样是问题,正所谓“领先一步是先进,领先三步是先烈”。

6企业创新需要“三要三不要”6.1企业创新“三要”(1)要目标明确

对所要做的事要有坚定清晰的目标,小企业大思维。如:阿里巴巴网站的目标是要做世界十强企业,决不仅仅是为了赚钱。

当然坚定清晰的目标是基于专业能力。缺乏专业能力的支撑,目标只是盲目的代名词。

(2)要抓住机会。

互联网的诞生给了我们无数机会,尤其是互联网与物联网的融合,云计算的推行,蕴含着无数商业机会。抢先一步抓住机会就是资本,办企业不是专注于风险,而是专注于创新机会。机会产生于努力之中,而不是等待之中,守株待兔将坐失良机。

(3)要简单有效。

创新的事业应当简单,开始时规模要小。由于创新通常有违常规,所以阻力也就较大。简单可以集中精力克服阻力。船小好掉头,小规模只需少量资金和为数不多的人。遇到障碍易于及时调整策略,避免损失。名人名言:小的是美好的。简单是金。

6.2企业创新“三不要”(1)不要精巧

创新的结果要有生命力,诀窍在于普通而不是精巧。过于精巧的东西往往是要失败的。创新的东西最终是要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使用的。不仅大学生会用,小学生也会用;不仅城里人会用,乡下人也会用。试问:专业照相机比傻瓜照相机精巧的多,哪种照相机的市场生命力更加旺盛?

(2)不要分散。

创新意味着改变现状。现状是原点,改变的方向和途径有很多。所以创新一定要把握住方向,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创新并不一定是高精尖。与技术相比,市场需求是创新更重要的核心。

(3)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

新瓶装旧酒,比旧瓶装旧酒、新瓶装新酒更差。旧瓶装旧酒是保持传统特色,新瓶装新酒是开拓创新。新瓶装旧酒是什么?只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不伦不类。

7、企业创新三项要件

企业并不是想创新就能创新,更不是喊喊口号就能创新,企业创新至少具备三要件:

(1)专业的知识

成功的创新基于专业知识的熟练掌握,爱迪生是一位成功的创新者,他卓越地把握和应用电学知识,在该领域进行了许多发明活动。但是专业知识有时会成为创新的障碍。在伽利略之前,所有有知识的人都认为质量大的物体的落地速度快于质量小的物体。

(2)自身的力量。

创新要量力而行。创新的可能性有成千上万,哪些适合本人、公司呢?载人上火星是一项创新活动,但它是否是你个人、你这个公司、甚至是你这个国家所能胜任的呢?当然,有的时候感觉自身力量不够是可以借助外部力量,协助你创新。

(3)市场的动力。

究竟是市场还是兴趣促使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电报,我们不得而知。但电灯电报的市场事实上是空前巨大的。创新必须迎合市场的需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91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