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m.39.net/pf/a_10256904.html
文
沈永言
本文原载于《卫星与网络》杂志年5月刊
01前言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信息化建设和互联网应用标志着我国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在短短十几年时间内,我国一跃成为消费互联网大国,同时诞生了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全球领先的数字经济企业。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数字经济发展还不够均衡,质量还不够高,主要是消费互联网一枝独秀,而工业互联网及产业互联网相对薄弱。为此,从年开始,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开始谋划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以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为应对新冠疫情对我国和全球经济的巨大冲击,发改委于今年四月份正式出台了包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层面的新基建计划。根据发改委的政策精神,新基建的目的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在新基建中,卫星互联网与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一起出现在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部分——通信网络基础设施里面,这意味着卫星互联网将在新基建中发挥独特的作用。这里的卫星互联网有双重内涵,一是基于IP体制的卫星通信网络,其典型代表是新兴的高中低轨高通量卫星网络,二是互联网环境下的卫星通信网络。
前者属于狭义的卫星互联网,它主要提供互联网接入等服务;后者属于广义的卫星互联网,它不仅包括新兴的高通量卫星网络,还包括常规大波束卫星网络、具有内容分发功能的卫星广播网络、卫星移动网络以及卫星物联网。
事实上,这些网络都不同程度地实现了互联网化。例如,引用IP封装技术的卫星广播网络可以支持流媒体内容,可以认为它是卫星广播互联网;基于IP体制的卫星分发网络可以为互联网投递内容;海事、铱星二代、天通一号等卫星移动网络都有不同程度的互联网接入功能。显然,广义的卫星互联网在新基建中的用途更广、价值更大。
新基建的启动引发全社会,尤其是卫星通信行业对于卫星互联网和天地网络融合应用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1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