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我国自主研发的CTD传感器的漂

记者日前从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了解到,搭载该中心自研专用CTD传感器的漂流剖面探测浮标近日在西太平洋海域布放成功,标志着漂流剖面探测浮标完全国产化进程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悉,本航次计划布放4台COPEX型漂流剖面探测浮标,测量深度为0~m,均配置该中心自主研制的漂流剖面探测浮标专用CTD传感器,其中3台采用北斗卫星通讯方式,1台采用铱星通讯方式。8月3日,编号为的浮标在巴士海峡以东,黑潮附近区域布放。目前,该浮标运行正常,并捕捉到一个黑潮脱落涡,截止8月24日,已完成12个0~m剖面的测量任务并回传数据。8月7日,编号为的浮标在西太平洋布放,该浮标测量周期为5天,截止8月24日,已完成5个0~m剖面的测量任务并回传数据。上述2台浮标均采用北斗卫星进行数据传输。另外2台浮标将结合共享航次的工作安排择机布放。

本次布放是对国产漂流剖面探测浮标专用CTD传感器性能的全面验证,将有力推动漂流剖面探测浮标实现完全国产化的进程。(总台央视记者郑天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17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