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卫星基地再传捷报32年前的今天,喜

▲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整装待发

9月7日13时57分,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高分十一号02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一飞冲天

▲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点火起飞

高分十一号02星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研制的光学遥感卫星,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可为“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信息保障。

该星与高分十一号卫星在轨组网后,将大幅提高观测效率。

▲星罩组合体转运

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是由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研制的常温液体三级运载火箭,具备发射多种卫星、不同轨道要求的单星、多星发射能力。

本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次发射。

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

年9月8日的《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图文消息,图片的下方是这样一段话:

年9月7日,中国启用“长征四号”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试验性气象卫星“风云一号”。这是中国自行研制和发射的第一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

启用,成功,第一颗……多么令人兴奋的字眼!

让晋西北航天人更兴奋的是,他们奋斗的地方,也首次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名称对外公开。

而此时,他们已经在晋西北这片高寒地区,默默奋斗了20多年。

年,余名创业者背负“长中国人的志气,撑国防科技事业的腰杆子”的千钧重担,从“两弹一星”发源地酒泉出发,转战千里挺进晋西北高原,开始创建我国第一个自主设计发射场的艰辛历程。

▲这是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艰苦创业的情景

天是罗帐地是床,安家山沟扎营房,三块石头架口锅,土豆白菜下干粮。

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创业者们钻地窖、睡牛棚、喝坑水、吃窝窝头蘸盐水,凭着血肉之躯和铮铮铁骨,白手起家仅一年,便把中国第一代自行设计研制的液体运载火箭迎上黄土高原。

年12月18日,山沟沟里,零下三十六度。

创业者们,热血沸腾!

点火!成功!

之后的20年间,一次次点火,一次次成功。

与之对应的,却是一次次神秘,一次次缄默,直到年9月7日的这天。

穿透层峰望眼开。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向宇宙进军的征途上,脚步越迈越快,不断放飞的卫星一次又一次地绚丽着晋西北高原的夜空——

年9月3日,成功发射风云一号B试验气象卫星等3颗卫星。

年12月8日,首次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制造的2颗铱星,之后连续5次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将12颗铱星送入太空。

年10月14日,成功发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一号、科学应用卫星一号。

……

年,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新建火箭发射工位投入使用,航天发射能力如虎添翼。

他们又先后成功发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资源”“实践”“创新”“开拓”等系列科学应用卫星,有力助推我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阔步迈进。  

近年来,他们着眼中国航天发展需要,以建设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为目标,积极推进自主创新,科学改造设施设备,优化完善信息平台,大力实施人才规划,不断刷新进军太空的中国高度。

年9月20日,以“一箭20星”成功发射我国新一代小型液体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创造了我国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

年9月7日,成功发射“海洋一号C”卫星。

……

一次次刷新进军太空中国高度的背后,闪耀着的是晋西北人牺牲奉献的精神之光。

在中心功勋塔不远处,就有一座烈士陵园,长眠着数十位航天英烈。

在中心一直流传着“第一泉”和芦克才、芦玉川、芦振华一家三代接续奋斗、建功航天的感人故事。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第一泉”

“走过多少风雨从来不说,身影隐在荒岭沟壑,有过多少功勋总爱沉默,青春点燃天光地火……”

正如歌里唱的那样,50多年来,一代代晋西北航天人扎根高原、艰苦创业,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对党忠诚,为国争光,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志存高远,创新超越”的新时代岢岚精神,将荣光捧给祖国、把忠诚洒满星空。

今天,火箭再次呼啸着从这里冲向天际,他们再次用成功庆祝纪念日。

相信并期待,圪梁梁上的发射场明天会更好。

来源:山西广播电视台太原经济广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36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