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铂乐潘从明废中取宝点石成金新华

潘从明查看中间过程溶液颜色变化情况。新华社记者李杰摄

新华社兰州1月14日电题:中国“铂乐”潘从明:废中取宝点石成金

新华社记者文静、李杰

珍贵的稀有金属,到底从何而来?在中国西北,“铂乐”潘从明的方法是废中取宝。

潘从明是甘肃省金昌市金川集团铜业有限公司贵金属冶炼分厂提纯班班长。从成吨的镍矿废渣中,提取出8种贵金属,使每一种贵金属的纯度达到99.99%,这是潘从明和工友们的日常工作。

这些金属有多珍贵?中国的贵金属储量仅占全球储量的0.39%,而铂、钯、铑、铱等铂族贵金属是精密电子、航空发动机、燃料电池、光纤制造等国家战略高科技产业的关键基础材料。

99.99%是铂族贵金属出厂的标准纯度,潘从明对这份事业的投入程度达到%。

年,从金川公司技工学校铸造专业毕业的潘从明,却被分配到贵金属冶炼分厂提纯班。对金属冶炼知之甚少的他,一切都要从头学起。

“师傅只教我怎么做,很少告诉我为什么。””潘从明说,而自己却是一个爱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总是高效完成手里的活后,跑去观摩、学习别的岗位都在干什么、做什么。

他缠着经验丰富的师傅挨个请教,利用休息时间自学各种专业知识。不出几年,他将金属提纯的整个生产流程烂熟于心。

潘从明(右)正在查看设备运转情况。新华社记者李杰摄

了解得越深,疑问就越多。就在潘从明感觉脑子要装不下“疑问”的时候,机会来了——年,为提高员工的理论知识,公司委托西安科技大学培养员工,请来老师现场授课。

潘从明抓住这个机会,一边工作、实践、发现问题,一边上冶金工程专业课,消解自己的疑问。3年间,他不仅掌握了贵金属精炼提纯过程中的每一步化学反应,也彻底“钻”进了这一领域。

多年的工作经验,让潘从明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能通过铂族贵金属溶液的颜色,精准判断出它的纯度。

从镍矿废渣中提取出铂族贵金属,要检验其纯度,不仅费时,还容易造成贵金属溶液污染变质、流失。

潘从明发现,每一次提纯,金属溶液的颜色就会产生微妙变化。经过数千次实验,他总结出通过溶液颜色判断铂族贵金属纯度的颜色提取技术。

“化学分析有自己的程序,要花时间。通过颜色提取技术,能较快判断出问题,更高效地完成工作。”他说。

“火眼金睛”的背后,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潘从明也并未止步于此。

潘从明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新华社记者李杰摄

提取铂族贵金属,要对体积庞大的含有微量贵金属的液体反复萃取,一遍遍去除杂质,用数十种化学试剂提纯,经过几十道工序,才能达到纯度99.99%的出厂标准。

“废渣中含有8种铂族贵金属,不同贵金属之间性质相似,很难分离。”他说,贵金属浪费一克,就是成百上千元的损失,“多年来,铂族贵金属提纯都面临回收率低、费时费力的困境。”

从此,潘从明开始投入全部精力,摸索更高效的工艺。

他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拿着形态各异的化学器皿和试剂,进行无数次的碰撞、震荡、燃烧。然而,次实验中,基本上99次都失败,挫败感常让潘从明夜不能寐。

“失败也是一种学习,这条路走不通,下次就不走了。”潘从明没有放弃,而是努力做到极致。慢慢地,实验成功率越来越高。

年1月,潘从明主创的“镍阳极泥中铂钯铑铱绿色高效提取技术”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一技术不仅大大简化铂族贵金属提纯工序,更用多种环保还原剂替代原先工序中使用的金属还原剂,既节约成本,也更加绿色环保。

从业25年,潘从明还是热情不减,对贵金属的痴迷如初。“科学研发没有尽头。”他说,会一直走在追求创新的路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82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