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门诊靠谱吗 http://www.csjkc.com/yydt/m/515.html《创新思维30讲》课表0.发刊词
赢在增量创新第一模块
认知(5讲)1.只有技术创新才能改变世界吗?2.只有脱离企业核心业务才能创新吗?3.为什么第一个进入市场的并不总是赢家?4.创新和差异化是一回事吗?5.创新分为哪几类?第二模块
竞争(4讲)6.竞争力应该是你的核心能力吗?7.怎么“破圈”竞争?8.怎么改变竞争规则?9.差异化竞争和低成本竞争,只能二选一吗?第三模块
机会(13讲)10.什么是好的创新战略?11.为什么要重视“非顾客”?12.怎么抓住跨界机会?13.怎么抓住跨层机会?14.怎么抓住跨链机会?15.怎么抓住微创新机会?16.怎么抓住调性机会?17.怎么抓住潮流机会?18.怎么评估创新价值?19.怎么洞察顾客价值?20.怎么设计战略定价?21.怎么实现成本领先?22.怎么促动商业共演?第四模块
团队(5讲)23.怎么对齐创新认知?24.怎么撬动内部资源杠杆?25.怎么激活创新动力?26.谁是朋友?谁是敌人?27.怎么保证过程公平?第五模块
大局(3讲)28.你的创新战略主张是什么?29.怎么打造创新的“护城河”?30.结语:创新重建主义你好,欢迎来到《创新思维30讲》,我是刘官华。这是课程第一个模块:认知。在这个模块里,我会为你厘清创新领域的几个关键认知。因为只有理解本质,才能做到极致。这一讲,我来谈谈市场进入时机的话题。公司选择在什么时机进入市场,关乎生死,决定大局。那么第一个冲入市场的企业,是不是就可以占尽先机、笑到最后呢?—1—一颗精彩的蛋我在上一讲中提得到的SpaceX公司,正在开启一项伟大的卫星通信项目,名字叫做星链计划。星链计划一经公布,就让世人惊叹不已。因为这个计划雄心勃勃,一旦成功实现,将有望为全球任何人、在任何地点提供高速数据通信服务。这的确是一个伟大的项目,充分体现出马斯克的战略野心。但你知道的吗,在通信领域里这种覆盖全球的卫星通信计划其实早在30年前就已经有人做过了,项目不仅初步完成了组网,甚至还开启了市场商用测试。这家公司叫摩托罗拉。这要说回到30多年前,摩托罗拉实施铱星计划,计划向太空发射卫星,建设7条轨道共77颗卫星的太空卫星网络。摩托罗拉要做事,难度不亚于登月的挑战。你知道卫星通信有两个巨大优势是传统地面通信所不具备的。首先卫星通信传输速度快,信息损耗小;第二是不需要地面基站,通过卫星间接力可以实现全球通信,就连人迹罕至的地区也可以有效覆盖。你一定会认为这个计划太疯狂了,不可能实现吧。但事实上,摩托罗拉从年启动,仅用了两年时间就最终建成了这张卫星通信网。换句话说,如果从基础通信设施的完成度而言,摩托罗拉其实是初步成功了,是正儿八经的完成了卫星组网工作。但是就当摩托罗拉开始大规模推广商用,千方百计吸引用户签约注册的时候,事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市场侧,当时商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就在铱星系统建设的那两年间,地面移动通信快速发展,众多的用户已经签约了地面移动运营商的网络。让用户放弃已经注册的通信合约重新签订新的协议,迁移成本很高。其次是用户体验的缺陷。卫星通信需要手机终端和高空卫星进行连接通信,这就需要手机终端必须具有大功率信号发射能力。功率加大,就不可避免的会导致手机个头很大,移动便携性就大打折扣了。最后是资金压力,摩托罗拉在网络没有建成之前一直在投入巨量资金,而商用市场未能有效展开,最终糟糕的现金流让摩托罗拉不堪重负,难以为继。以上三个原因共同作用,在铱星计划投入运营后的不到半年时间,摩托罗拉无奈宣布计划破产。这个全球第一个提出卫星通信计划并成功建网的摩托罗拉,在一片大好的形势下最后惜败、黯然离场。如果说蛋是技术实现,鸡是价值实现,那么摩托罗拉的确是下了一颗精彩的蛋。遗憾的是,这颗精彩的蛋没有最终孵化出小鸡。你明白这其中的商业规律了吗?一项成功的商业项目,关键并不是是否第一个进入商场,而是如何成功的获得商业价值的转化。—2—谁能笑到最后谁发明了个人电脑?谁发明了录像机?谁发明了打印机?你会不会认为是苹果或IBM发明了个人电脑;索尼或者JVC发明了录像机;HP或者爱普生发明了打印机。其实都不是。个人电脑是MITS公司发明的,录像机是Ampex公司发明的,打印机是施乐公司发明的。你应该会对这个答案感到吃惊,因为可能你甚至都没有听说过这些公司的名字。这就是商业世界的残酷,只有少数公司能做到第一个出发还能全程领跑的,这相当于让一个百米选手去赢得马拉松一样困难。所以,最先出发的不一定是最终到达的。生蛋和孵蛋的企业很可能不是同一家。只有谁能差异化提供独特的使用体验,并且市场定价能让大众群体接受,谁才能最后获得市场的商业化成功。所以,企业要将视线聚焦在买家价值创新上,而不是过度追逐是否领先对手率先上市上。说到底,让买家心甘情愿的掏钱购买你的产品,一定是买方获得前所未有的价值。这种价值来源于产品的简单、方便、安全或者潮流,并非取决于第一个进入市场。—3—快,不是低头狂奔如果你听懂了上面的逻辑,对所谓速度会有更深的理解。极致、口碑、快。快,没有错。但如果把“快”理解成第一个进入市场,获取业内首发的名号,那就真是走偏了。不顾一切的缩短开发周期,倒排上市时间,压迫研发团队加班加点实现全部功能,通常是产品失败的前兆。快,不是要你低头狂奔。产品真正的快,快的不是上市速度,而是价值验证速度。在产品初期就能科学形成MVP(最小可用产品),提前与市场充分沟通,收集用户有效反馈,尽快形成对假设的验证才是真正的快。—4—课程小结最后,我们来小结一下。第一个进入市场的并不一定获得商业成功。第一个将产品创新与用户价值打通的企业才能获得成功。所以,速度很重要。但你明白的是,速度指的并不是产品的开发速度和上市速度,而是产品满足用户价值并获得市场认可的速度。思考题为什么生蛋和孵蛋的企业往往不是同一家?欢迎你把这一讲分享给你的朋友,问问他是怎么看的。你知道创新和差异化是一回事吗?下一讲我会为你深入剖析。我是刘官华,我们下一讲见。—End—商业咨询
培训合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9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