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5日,德军弗里德堡海军元帅乘飞机赶往盟军司令部兰斯。飞机在中途遇到了大雨,空中能见度很差,只好在布鲁塞尔降落了。
弗里德堡海军元帅乘车赶到兰斯,见到了盟军参谋长史密斯将军。他说:“史密斯将军,我向您保证西线德军将全部放下武器,向盟军投降。”
史密斯将军一脸正色说道:“东线德军也必须马上放下武器,否则不考虑谈判问题!”
“这……这”史密斯将军急出了一头汗:“我只能代表西线,东线是邓尼茨的管区。”
“那就叫你们的邓尼茨派人来。”
“我马上赶回去报告。”
5月6日,约德尔将军赶来了,他见到了史密斯将军之后说:“我代表邓尼茨提出请求,我们东线德军要求向西方投降,我们不愿意向苏联人投降。”
史密斯将军给艾森豪威尔将军打了一个“将军,他们提出东线的德军也要向我们投降。”
艾森豪威尔一听十分生气:“这是不行的,那样苏联人就会以为我们和德国人单方面谈判了。你告诉德国人,从今天午夜起48小时之后,我们就封锁西部前线,一个德国人也别想过去,他们不想签约也行,让他们等着吧!”
听了艾森豪威尔的话,约德尔将军大吃一惊,马上给邓尼茨发了一封电报。
邓尼茨收到电报后,马上回电:邓尼茨授予你全权根据已经确定的条件签约。
5月8日凌晨2时,投降仪式在兰斯的职业与技术学校举行。这是一座三层楼,楼内是盟军的司令部,作战室有30多平米,不是很大。签字用的桌子,是老师批改学生作业的大台子。
史密斯将军站了起来,他问约德尔将军:“都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那就开始吧!”
这时,艾森豪威尔的副官布切尔上校匆匆走了进来,他的手里拿着两支钢笔,一支是派克金笔。一支是铱金笔。这是美国名笔集团派克专门为这次仪式赶做的。可惜的是这次仪式后来不算正式的了,让派克集团大失所望。
约德尔将军在前两份文件上签了字,史密斯将军代表盟军最高司令部,苏斯洛帕罗夫将军代表苏军最高统帅部在上面签了字。
这时,时针指向年5月7日2时41分。
约德尔将军双眼泪水模糊地说道:“将军,随着这一签字,德国人民和德国武装力量都交到了胜利者手中。在长达5年的战争中,两者所得到的成就和遭到的痛苦比世界上任何人都要多。在这个时候,我只能希望胜利者对他们宽尺为怀!”
他的这番话后来遭到苏联人的反对,难道苏联人民遭到的痛苦比德国人少吗!
签字后,史密斯将军带着约德尔将军去见艾森豪威尔将军。
艾森豪威尔将军问约德尔:“你对投降书上的那些条款,都弄懂了吧,可不要理解错了。”
“将军,我都懂了。”
“你的责任,还要负责东、西两线的德军分别向盟军和苏军投降。”
“将军,请放心,我一定照办。”
艾森豪威尔为什么对约德尔将军一再交代呢?
这里面是有原因的。那就是5月5日,他就打电报给安东诺夫大将,安东诺夫大将回电说:“尽管邓尼茨提出了投降,但他还是下令东线德军仍在和苏军作战,所以投降书的用词要注意准确。”言下之意是对这个时候签约投降不同意。
5月6日,艾森豪威尔将军将投降日的决定,报告了杜鲁门总统。
为了不使斯大林感到不高兴,他决定给斯大林拍一封电报。
克里姆林宫斯大林办公室。斯大林正在看着苏德战场的战报。战争就要结束了,柏林的守军已经放下了武器,可是到了5月6日,还有一大批德军向苏军发动了进攻。这还不算,东线的德军全都逃往西线,不愿意向苏联人投降。看来这背后有人在搞鬼。
几天之前,斯大林接到了朱可夫的紧急电报:西线英军部队接到了蒙哥马利的一道命令,让德国士兵大量进入西线投降,并不收缴武器。
来自英国国内的消息说,丘吉尔在一些公开场合,已经提出要和苏联打一场新的世界大战。
斯大林沉思着,看来这个好战分子,还没有打够,可是英国人民能答应吗?这就很难说了。
这时,安东诺夫走了进来:“斯大林同志,刚刚收到的杜鲁门总统的电报。”
“读一下吧。”
“转去艾森豪威尔将军本日发来的关于宣布投降时间的电报。假若您同意,我将在艾森豪威尔所提出的5月8日华盛顿时间上午9时宣布投降消息。”
斯大林听到这里,火不打一处来:“为什么要放到5月8日,为什么要按华盛顿时间?这件事应该由我们来决定,我们是战胜德国法西斯的主要力量。他们可以搞,但那不算数!”
斯大林抽了一口烟斗,吐出一口烟之后又说:“不能让步,一定要按我们的意思办。明白吗?安东诺夫同志。”
“我想这是一轮新的竞争,对世界的重大问题,苏联要保持自己独立的看法。”
“是的,正是这样!给杜鲁门总统回一封电报。”
5月7日,杜鲁门总统收到了斯大林的电报:
红军最高司令部并不确信,东战场的德国部队会执行德军总司令部关于无条件投降的命令。因此我们担心,如果苏联政府在今天宣布德国投降,我们将处在不利的地位,并会引起苏联公众的迷惑。必须记住,德国部队在东战场的抵抗不但没有减弱,而且从截获的无线电消息来判断,大批德国部队明目张胆地声明他们打算继续抵抗而不服从邓尼茨关于投降的命令。
由于这个原因,苏军司令部希望等到德国部队投降生效的时候,而把三国政府宣布德国人投降的时间推迟到5月9日,莫斯科时间下午7时。
杜鲁门总统看了斯大林的电报,心里也是老大的不快,不过他马上就想到自己刚刚掌权,必须要注意搞好和苏联的关系。对斯大林能让就让一点。
他把自己的这个想法告诉了丘吉尔首相。
“为什么要改变,我们不同意改变,就放在5月8日,别看就差一天,这可是谁说了算的问题。”丘吉尔马上就发火了。
杜鲁门马上就联想到了,两天之前他秘密给英军蒙哥马利元帅发了一封电报,让他加紧收罗德国部队,武器也要保存好,准备和苏联打一场世界大战。
杜鲁门总统听到这个消息,直皱眉头。他心里明白,如果英军和苏军打起来,美军肯定要站在英军一边,那肯定是一场新的战争。
盟军司令艾森豪威尔告诉他,蒙哥马利是一个爱出风头的人,虽然他是英军的元帅,但头脑简单地如同孩子。而丘吉尔战前就以强硬反苏出名,战后他会变得更强硬,美国不能受他们的影响。言下之意,就是这两个人惹了祸,最后还要我们出来收拾。
想到这里,杜鲁门便拿定了主意,对斯大林不能太强硬。
“阁下,我们改变一下时间也好!”
“这个斯大林,什么都自己说了算,太过分了!”丘吉尔首相尽管气呼呼地,可还是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同意了。
5月9日在柏林重新进行投降签字的决定,传到了盟军最高司令部。
艾森豪威尔将军表现出了特有的大度,尽管不少将军表示坚决反对,艾森豪威尔还是马上给朱可夫回了电报说,他将亲自去柏林出席签字仪式。如果天气不好,飞机无法起飞,将由英、美两国驻莫斯科代表团团长代他前往柏林。他的这个态度,总算让苏联人感到比较满意。
同时,最高司令部指派特德空军上将作为艾森豪威尔的代表,率领由斯帕茨将军、斯特朗将军、布尔将军、德拉特尔将军和巴勒将军组成的代表团去柏林。
德军代表有凯特尔陆军元帅、弗里德堡海军元帅、施通普夫海军上将。
柏林市中心已经让战火烧成了一片废墟,很难找到一处完好的建筑物。最后只好选在了郊区。这里是柏林军事工程学院。
大厅里摆上了一只长条桌,上面摆着美、英、苏三国的国旗,另一侧是投降国德国的国旗。
到了下午4点。朱可夫的政治助理维辛斯基从莫斯科赶来了。这样,签字仪式才正式开始。
仪式由朱可夫主持。他首先请备战胜国的代表入席。
元帅和将军们全都身穿笔挺的军服,军服上挂满了勋章,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军乐队奏起了《胜利进行曲》,记者的闪光灯亮成一片……
突然,法国将军德拉特尔惊叫起来:“没有法国国旗!没有!”
众人一看,果然没有。全都一下子不知如何是好。
“停下,停下……重新开始……”朱可夫对德拉特尔说:“对不起,这是一个小小的失误。”
苏联的工作人员,马上去制作了一面法国国旗,摆到了桌子上。
朱可夫又站了起来:“现在开始……”
德拉特尔走到桌子面前,看了看那面法国国旗,突然又叫了起来:“这不是法国国旗!”
法国的三色旗由于拼错了地方,变成了荷兰国旗。
众人这一次再也忍不住了,全都笑了起来。
朱可夫脸色铁青,他不明白指挥打仗的时候,从来没有出过什么差错,可是搞这么个仪式却出了这么多的漏子。
正确的法国国旗终于摆到了桌子上。
可是,马上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法国将军德拉特尔接到了戴高乐将军的命令,一定要在投降书上签字,不管以什么形式。
当德拉特尔准备签字的时候,美国将军斯帕茨说:“如果德拉特尔参加签字,我也一定要签!”
朱可夫说:“我认为法国作为证人,德拉特尔将军没有必要再签字了。”
美国的特德将军说:“不,法国应该签!”
朱可夫也不遑多让地说:“已经有了盟军代表了!”
“可是,盟军为主的三个国家是美、英、法,加拿大可以代表,别的少哪一个也不行!”
这时维辛斯基出来调和了:“法国可以签,美国的斯帕茨将军就不要签了!”
“不,一定要签!”斯帕茨将军喊了起来。
朱可夫用力一拍桌子:“不签,都不能签!”
特德将军也火了:“阁下,苏联是一个国家,可盟军是三个国家的军队组成的!我是代表盟军,而斯帕特将军是代表美国。”
“没有必要,完全没有必要!”
“什么叫没有必要,你说总要有一个名字来代表四千万法国人吧,总要有一个名字代表一亿四千万美国人吧,这就是合理的!”
德拉特尔将军已经有点失去理智,他指着天花板说:“如果不让我签字,我回到法国就要受到绞刑,全法国都要骂我,那我就只有吊死在这里了!”如果这时他手上有一支枪,他肯定会拿出来对准自己的太阳穴的。
朱可夫完全愣住了,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特德将军的外交经验多一点,他说:“我们是不是喝一点伏特加酒,那是苏联最好的酒,我们就用这种酒来庆祝胜利。”
朱可夫听了这话很高兴,这是给苏联一个面子。众人这会儿不吵了,将军们退下去喝酒,并一个劲地夸这是好酒。
这时维辛斯基在朱可夫的耳边说了几句,朱可夫点头表示同意了。
朱可夫说:“我提议德拉特尔将军和斯帕茨将军,作为主要的见证人签字,可以签在主要签字人的下边。”这个提议很快得到了大家的同意。
朱可夫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打仗不难,外交真是不好干啊!”
朱可夫第三次宣布签字开始。
朱可夫问德军凯特尔元帅:“你们已经做好了签字的一切准备了吗?”
“阁下,德国已做好了准备。”
凯特尔元帅第一个代表战败国签字,他走到签字台前,戴上了单片眼镜,将元帅手杖放到了一边,哆哩哆嗦无可奈何地签上了字。
接着是朱可夫元帅很正规地写上了他的名字。
特德上将的字签得龙飞凤舞一般。
轮到斯帕茨将军和德拉特尔将军了,他们两人为了签字可以说争得死去活来,可是马上签字了,这才发现他们两个都没有带笔。两人全僵在那里了。
德拉特尔说:“这是怎么回事?我早就做好了签字的一切准备,可就是没有准备笔!”
“好像我忘了今天要用笔!”斯帕茨也说了一句。
到了5月13日,盟军的鲁克斯将军找到了邓尼茨元帅。
“元帅,我通知你,我将下令逮捕凯特尔,由约德尔代替他指挥。”
“为什么?”
“因为他工作不利。”
趁这个机会,邓尼茨说:“德军已经宣誓,听从我的指挥,应该给我更大的权力,特别是食品、燃料的发放。”
“那是不可能的!”
德军司令部常常为了指挥权问题,争得不可开交。约德尔在无奈的情况下说:“大家都别争了,等着我们下上几个蛋之后,便很快会被扔到鸡汤中去的。”
5月23日,鲁克斯将军接到了艾森豪威尔将军的命令。命令指出,不知道为什么要让邓尼茨这个自称的德国政府到处活动。马上逮捕他们,还有德军总参谋部的全体军官。
鲁克斯打电话把邓尼茨、约德尔和弗里德堡叫到了他的办公室,向他们传达了这道命令。
“我们还可以工作。”邓尼茨说。
“现在停止了。”
他们被看管起来,继而被送到德国的一个战俘营。在路上,弗里德堡元帅服毒自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