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文末有作者科研思路分析
顺铂自50年前发现以来一直应用于癌症治疗,是临床应用最早和最成功的金属药物之一。在金属抗癌药物领域,顺铂是评估抗恶性细胞增殖和对比作用机理的基准。然而由于顺铂以及其他铂类抗癌药物存在一些副作用,如药剂量依赖、某些癌症的抗药性等,研究广谱、低毒副作用和不同于顺铂作用机理的抗癌药物得到人们迫切的需求。近日,曲阜师范大学的刘哲团队设计和合成了联萘二苯膦(BINAP)为配体的金属Ir3+和Ru2+配合物,发现这些金属配合物不仅对不同的癌症细胞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增长的作用,同时更展示了不同于临床铂类金属药物的抗癌作用机理。
BINAP在许多有机反应的不对称氢化催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与金属螯合后能否在细胞内发挥催化氧化并产生抗癌作用推动人们对这类配合物开展系统的研究。通过引入不同的茂环与金属,作者研究了配合物1-5的细胞毒性、绑定ctDNA以及催化氧化NADH(细胞内还原型辅酶)的能力,发现配合物结构微小的改变对抑制细胞的恶性增长、绑定ctDNA及催化氧化NADH的能力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改变。研究发现,配合物1和5都具有较高的抑制细胞恶性增长的能力,然而在催化NADH时,配合物5的催化氧化能力是配合物1的3.8倍,可能是由于在诱导活性氧产生时,配合物5诱导比配合物1多近20%的细胞处于高活性氧状态,同时通过电化学研究发现,配合物1和5具有相似的不可逆还原峰。然而在细胞凋亡、周期阻滞中发现,在浓度为3×IC50时配合物5使近%的细胞死亡,同时配合物1和5使细胞阻滞在不同的阶段。
a)配合物1-5催化转化NADH的转化数;b)配合物1和5在高或低的活性氧水平下占细胞的百分数
这一成果近期发表在InorganicChemistry上,文章的第一作者是李娟娟,通讯作者是刘哲教授。刘哲教授课题组致力于抗癌药物的开发与诊疗的研究。
该论文作者为:JuanJuanLi,MengTian,ZhenzhenTian,ShumiaoZhang,ChaoYan,ChangfangShaoandZheLiu
原文(扫描或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