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突破下一代显示瓶颈手性热延迟荧光材

利用手性发光材料制备圆偏振OLED(CP-OLED),在3D显示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是,对于具有圆偏振发光性质的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CP-TADF)材料和圆偏振OLED(CP-OLED)的探索,依旧处于起步阶段。

而近期,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郑佑轩教授课题组就在这一领域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并于1月20日将成果发表在了《Angew。Chem。Int。Ed。》上。

据悉,该题组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手性发光材料——CP-OLED性能的研究。这一过程中获得的系列创新性成果涵盖:手性铱配合物、手性铂配合物、手性热延迟荧光材料和手性长余辉发光材料、具有螺旋结构的多肽化合物、手性钙钛矿对映铁电体、手性晶态复合材料等。

在具有高器件效率的CP-TADF材料方面,该团队开发了一种手性热活化延迟荧光螺芴分子—OSFSO。采用OSFSO为发光材料的OLED器件展现了良好的外量子效率和较低的效率滚降,其电致发光不对称因子(gEL)稳定在3×10-3,最大外量子效率可达20.0%,而当亮度为cd/m2时,其外量子效率依旧可达19.3%。

上述研究题为“”ChiralSpiro-AxisInducedBlueThermallyActivatedDelayedFluorescenceMaterialforEfficientCircularlyPolarizedOLEDswithLowEfficiencyRoll-off“”。

(文章来源:前瞻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11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